法律咨询乱象调查:无资质却称能接诉讼,从业者曝光销售套路
法律咨询乱象调查:无资质却称能接诉讼,从业者曝光销售套路
loading...
随着市民群众遇事办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不断提高,法律服务需求快速增长。除了律师事务所,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能提供接地气、差别化的法律服务,是多种多样、层次丰富的法律服务市场的一部分。
然而,近年来,关于法律咨询公司的相关投诉不断。广告吹嘘能搞定却收了钱不办事、没有代理诉讼的资质却宣传能打官司、临出庭将当事人“卖猪仔”……在今年全国两会、广东省两会上,有代表委员提出关于规范法律咨询服务行业的相关建议。
法律咨询行业存在哪些乱象?行业监管又存在哪些痛点难点堵点?如何加强治理,促进法律咨询服务市场良性发展?南都记者连续多日展开调查,对话消费者、律师和法律咨询公司内部人士,揭开法律咨询行业的内幕。
群众反映
找了法律咨询,一桩官司变两桩
去年底,来自福建的刘女士因与武汉某楼盘开发商存在退房纠纷,存在寻求法律服务的需要。“我们普通老百姓没有打过官司的,哪里分得清律师事务所和法律咨询公司的区别。”刘女士曾咨询过律师,但高额的代理费让她望而却步,便转而寻求网上的法律咨询服务。在网上天花乱坠的广告中,她进行了一番筛选,从中选了一家武汉的公司。掏了4000元“诉讼服务费”,心想着官司应该“稳了”后,但结果却让她大跌眼镜。
刘女士回忆称,在与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微信沟通时,对方展示了其与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“战略合作关系”,声称“我们总部是这家律所的”。对方向刘女士承诺,能够协助起诉开发商以维护权益,并追回相关资金。
在支付了4000元“诉讼服务费”后,双方签下一份《咨询服务合同》。根据该合同,该公司明确承诺将为刘女士提供为期60天的“咨询服务和实务操作指导”,确保她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得到支持和帮助。
在第一次开庭前,刘女士满怀憧憬来到武汉这家法律咨询公司,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实质性的 ...
临出庭才到处找律师
南都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,一些法律咨询服务公司为了揽收客源想尽办法:除了在广告宣传上有意混淆诉讼代理与法律咨询的区别,还采取低价策略。多名投诉法律咨询服务公司的市民告诉记者,之所以会选择法律咨询服务公司,正是因其价格相比律所律师开出的价格要低得多。而且,不仅非诉业务的法律咨询业务,诉讼代理业务也要便宜不少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广东省律师协会针对律所服务费,制定了收费标准和指引,对律师收费进行行业规范和引导。同时,有多位律师向记者反映,为获取客源,不少法律咨询公司会开出明显低 ...